【病虫草害】小麦田抗性杂草分述(四)日本看麦娘
名称
中文名:日本看麦娘
学名:Alopecurus japonicus
英文名:Japanese Foxtail
俗名:棒棒草
分类
科:禾本科
属:看麦娘属
近缘种:看麦娘、苇状看麦娘、短穗看麦娘、喜马拉雅看麦娘、长芒看麦娘、东北看麦娘、大穗看麦娘、大看麦娘
生物学特性
1、分布、生境
喜潮湿,主要分布于华东、中南的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广西及西北的陕西等地。多生长于稻区中性至微酸性黏土或壤土的低、湿麦田。
2、生命周期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以幼苗或种子越冬。在长江中下游区域,10月下旬出苗,冬前可长出5-6片叶,越冬后与2月中下旬返青,3月中下旬拔节,4月下旬至5月上旬抽穗开花,5月下旬开始成熟。日本看麦娘在稻茬麦田有两个发生高峰,分别为秋冬期(11月中-12月上旬)和次年早春(3月份),以年前发生为主。全生育期180-210天。
3、繁殖特征
机会主义植物。兼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。种子繁殖,种子边熟边落,比小麦早成熟10-15天。一般情况下,1株日本看麦娘可产生种子600粒以上。
4、抗性风险大。
苗期形态特征及识别要点
日本看麦娘苗期形态特征与小麦田另外两种禾本科杂草极为相似,可按下表列举的特征进行识别。
表1看麦娘、日本看麦娘、耿氏硬草苗期区别
杂草种类 |
第一片真叶 |
第二片真叶 |
叶鞘 |
叶缘 |
看麦娘 |
3出平行叶脉 长1.5cm,宽0.5mm |
与第一真叶同 |
闭合 |
无毛 |
日本看麦娘 |
3出平行叶脉 长7-11cm,宽1mm |
与第一真叶同 |
闭合 |
幼苗叶缘两侧有倒向刺状毛 |
耿氏硬草 |
长1.9cm,宽0.3mm |
叶缘有极细刺状齿 9出平行脉,与第一叶不同 |
上部1/3开放 下部2/3闭合 |
|
日本看麦娘苗期
麦田发生的日本看麦娘幼苗
小麦田日本看麦娘苗后用药可选方案
表2 小麦田苗后可用于防除日本看麦娘的茎叶处理剂
化合物类别 |
作用机制 |
常用化合物名称 |
芳氧苯氧丙酸酯类 |
ACCase |
精噁唑禾草灵、炔草酯 |
苯基吡唑啉类 |
ACCase |
唑啉草酯 |
肟类 |
ACCase |
肟草酮(/三甲苯草酮) |
磺酰脲类 |
ALS抑制剂 |
甲基二磺隆 |
磺酰胺类 |
ALS抑制剂 |
啶磺草胺 |
取代脲类 |
PSⅡ抑制剂 |
异丙隆、绿麦隆 |
除草剂抗性风险等级
全球日本看麦娘抗性概述
表3 全球日本看麦娘对除草剂抗性概况
种类 |
国家 |
抗性首次报道时间 |
作物 |
除草剂 |
作用位点 |
日本看麦娘 |
中国 |
1990 |
谷物和小麦田 |
绿麦隆 |
PSII (C2/7) |
日本看麦娘 |
中国 |
2007 |
油菜田和冬小麦田 |
炔草酯 精噁唑禾草灵 氟吡甲禾灵 唑啉草酯 |
ALS (B/2) |
日本看麦娘 |
中国 |
2010 |
|
百草枯 |
PSI (D/22) |
注••()内信息为除草剂抗性机制,参照HRAC(The International Herbici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) 分类方式
数据来源: Heap, I.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Herbicide Resistant Weeds. Online. Internet. Friday, October 17, 2014. Available www.weedscience.org
表4 日本看麦娘对除草剂抗性机制
国家 |
抗性首次报道时间 |
抗性机制 |
中国 |
1990 |
抗性机制未知,或相关信息未录入数据库。 |
中国 |
2007 |
抗性机制为靶标变异和代谢增强所致。 |
中国 |
2010 |
抗性机制未知,或相关信息未录入数据库。 |
我国日本看麦娘抗性现状及趋势
表5 我国小麦主产区日本看麦娘抗性现状及趋势
地区 |
概况 |
趋势 |
淮河流域稻麦轮区 |
毕亚玲等从安徽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5省的48个日本看麦娘生物型为试材,研究了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机理,主要研究结果如下:(1)其中24个生物型对精噁唑禾草灵敏感;9个生物型有较低水平的抗药性,抗性倍数在2-10之间;15个生物型对其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。(2)5个生物型对甲基二磺隆表现出高水平的抗性,其余生物型均较敏感。(3)4个生物型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产生了高水平的多抗性。(4)抗性生物型较敏感生物型体内的GSTs活性则显著增加。 |
ACCase抑制剂抗性广泛发生,ALS抑制剂抗性亦有发生,ACCase抑制剂和ALS抑制剂多抗性零星发生,未来向着多抗性和代谢抗性发展。 |
日本看麦娘抗性综合管理方案
表6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抗性管理系统
所处化防时代 |
日本看麦娘防治/管理方案 |
|
主流化防体系 |
其他 |
|
1.0 |
苗后- ACCase抑制剂-乐田特、精噁唑禾草灵、炔草酯、唑啉草酯、肟草酮 ALS抑制剂-轻骑兵、甲基二磺隆、啶磺草胺 PSⅡ抑制剂-异丙隆、绿麦隆 其他作用机制-雀灵 |
|
2.0 以杂草“抗性管理”为显著特征 |
靶标抗性(TSR:target site resistance) 单作用机制抗性: 选择其他作用机制的化合物
2个作用机制抗性: 选择其他作用机制的化合物 …… 非靶标抗性(NTSR:non target site resistance) P450s相关抗性
GSTs相关抗性 …… |
[1] 轮作其他作物。如,麦棉轮作等旱旱轮作方式。 [2] 机械或人工等非化学除草方式,土地深翻耕等。 [3] 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合理混用或交替使用。 [4] 合理密植等栽培管理措施。 [5] 苗前和苗后除草剂交替使用。
|